News 新闻资讯

总裁读书会 | 吴乐斌:科技强国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4-09-24作者:母基金来源:本站点击:3404


微信图片_20240925160737.jpg

    9月22日,“美好生活,书香中国”城市行活动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国科创投董事长吴乐斌受邀发表主题演讲《科技强国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以下为演讲全文,供行业内人士参考交流】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科技强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大约三十年前,我在深圳听过杨振宁先生作的一个报告,主题叫《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他的很多观点让我至今受益匪浅。

     在科技界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什么后来却不行了?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现象。据英国科学博物馆的学者Jack Challoner的统计,从旧石器时代(250万年前)到公元2008年之间产生了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其中中国有30项,占3%。这30项全部出现在1500年之前,占1500年前全球163项重大发明的18.4%。如果按照科技发展的时间来算,公元1500年以前,中国对世界的科学贡献是非常显著的,堪称世界的科技强国。而其中最后一个发明,是明朝孝宗皇帝在1498年发明的牙刷。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对比。郑和在时间上比哥伦布早了约90年,船队的规模、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都遥遥领先,航海的路线也更远。最重要的是,郑和下西洋更多是一种政府行为,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友好联系。而哥伦布则不同,他是意大利航海家,寻找新大陆的目的是为了做买卖、收购香料。由于缺乏资金,哥伦布到处游说,最终获得了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拿到募资。哥伦布作为当时船队的领导,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基金管理公司的领头人,也就是基金管理公司GP的始祖,伊莎贝拉女王也就是LP的始祖。伊莎贝拉女王不惜把自己皇冠上的钻石都典当了,支持哥伦布去探索,最后发现了美洲大陆。可以说哥伦布航海是一种市场机制、一种投资行为。

     1500年之前,中国对世界的科技贡献巨大,地位显赫,为什么1500年以后就落后了呢?我从四个维度作了分析。首先是文化创新,17到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发生了启蒙运动,喊出了著名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第二是制度创新,大概在1602年,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东印度公司。紧接着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产业革命。

     在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也发生了五次科学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在意大利,第二次是在英国,同时发生了近代科学的革命,第三次是在法国,第四次在德国,第五次在美国,一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科学的中心。我查阅资料发现,从2009年到2018年,美国产出的论文约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7%。按日本著名的科学史学者汤浅光朝提出的理论,一个时期、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成果如果占到当时世界科技成果的25%以上,就可以被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当前美国仍然是科学中心,而现在我们也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

     这五百年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就是“科学家”一词的出现。1840年休厄尔(William Whewell)在《归纳科学的哲学》中首次使用并对其做出定义。在此之前所有的科学的发明创造,绝大部分都是在好奇心驱动下的“业余”行为。而“科学家”一词的出现,也标志着科学研究活动作为独立的社会分工出现。

     这个节点,我认为也是科学发展两个动力的交汇点。科学发展有两个动力,第一个动力是好奇心,我曾经在很多地方,包括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讲过“五个苹果”的故事,强调好奇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从古希腊时代一直到今天,许多的科学发现都是不以功利的物质需求为驱动的。另一个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驱动,这在当代科学中表现尤为突出。如果做一个定性表述,以科技创新动力为纵坐标,以科技发展时代为横坐标,那么好奇动力和需求动力的交叉点便是产业革命的时点。在1840年左右,需求开始超过好奇心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这两个动力的叠加对科技产生强大的作用,促使科技越来越快地向前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经济加速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诞生又反作用于科技发展,强力推动了科技发展。

     从1500年到今天相对应的这段时间,我们看看中国发生了什么。最开始是利玛窦和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但后来徐光启因父亲去世回家丁忧,待丁忧结束后利玛窦已离开中国,翻译工作至此终止。等到清朝后期的李善兰才接续完成后面九卷的翻译。但《几何原本》翻译完成后便被束之高阁,而此时西方近代科学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已经打到了中国。中国5000年以来第一次伟大的制度创新发生在1911年的武汉,就是辛亥革命。在此之前,都是换家族不换制度,所以没有制度的创新。1919年的五四运动我们提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又是一次伟大的人类制度创新。

     这五百年间的跨度,能够让我们看到科技强国发生的原因,我的体会至少有两条。第一条,长期的封建制度割裂了科学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市场需求的推动,失去了基本的活力,这是科学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文化层面,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形成了很长时期的科举制度,虽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到后来许多聪明人、读书人都去学八股文而忽略了数学等自然科学,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扼杀了好奇心。因此,制度层面的封建制度影响和文化层面的封建文化影响,至少这两个原因可以回应“李约瑟之问”。

     其次,我谈一谈科技强国建设的展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正向着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加速迈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我们明确了要求、绘制了蓝图。那么与美国这样的科学中心、科学强国相比,中国存在哪些差距。

     首先,从科技投入进行分析。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科技投入上存在一定特点。一方面,从投入百分比而言,韩国比我国高;另一方面,从投入的绝对值来看,美国比我国高。此外,我国目前统计科技投入的口径更多是所谓的“六路大军”,但其中企业这一块的投入仍需大大加强。

     其次,从科技产出进行分析。2024年6月18日,自然科学期刊Nature发布了基于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等的全球大学和研究机构排名——“Nature Index Research Leaders 2024”,中国在综合排名中超越美国,首次位居综合第一名。再看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我国的专利数目前已经超过了美国。但需注意的是,专利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还包括质量以及专利的应用情况。在很多场合中我都曾提到过这一点。

     当前党中央提出建设科技强国,其路径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有明确指出,即实施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可理解为三句话:第一,国家确定目标;第二,引入市场机制;第三,确保产权清晰。对于市场机制的内涵,我有三点感悟:其一,承认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具有一致性,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其二,将竞争作为发展的主要形式;其三,竞争必须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和规则之下进行。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制定文件并强调要进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在科学院工作期间,曾参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工作,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得到了党中央的支持。科技部设立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科技创新体系明确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政策和措施,而现在我们也正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行。

      我国对于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有着全面布局。国家多次强调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从科学发展历史和规律来看,基础研究的关键是对人的重视,特别是对科学家的重视,中国科学院率先提出百人计划,随后国家实施了千人计划。应用研究方面,当前国家正在重点布局国家实验室。同时,新型研发机构也至关重要,北京、上海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前不久国务院提出要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我认为这些资本首先应投向新型研发机构,因为15年的周期完全可以培养一只孵化科技成果的“老母鸡”。目前大部分基金只是投项目,未来或许可以投资科研机构,机构与项目投资形成基金组合,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创新。

      再接着谈科技企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美国的创新活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科技企业,而科技企业主要来自硅谷。在硅谷的所有成功因素中,基金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科学技术正是通过基金这一纽带与市场取得直接联系。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当前呈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最近十几年,中国科技的若干指标在国际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我认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指日可待,并且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



Page Top

×

微信二维码